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章失眠的海棠(2 / 2)

  许维哲笑了:“华城寸土寸金,华音位于最繁华的市中心,不仅美,还很奢侈。”

  琥珀淡淡道:“还好吧!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地段也不差,伯克利、汉诺威、柯蒂斯也没建在荒野上啊!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许维哲是个非常自律的人,演出前,他是绝不会和人煲电话粥的,除非有重要的事。

  “安慰你啊!”许维哲直白道。

  “我怎么了?”琥珀直眨眼睛。

  “你今年取消的几个演出合作,他们都找了莎丽·张来替补。有些乐评家说话很难听,你别放在心上。”

  找的莎丽·张呀,看来她是真准备搞模仿秀。那些乐评家能说什么,不过是“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还有中国人爱讲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罢了。

  “不是她,也会是别人。谁还没做过替补啊,演奏家都是从替补开始职业生涯的。”

  许维哲被她逗乐了:“你是吗?幸运的女孩儿,你的起点,就已是别人的顶点。”

  有一点点的灼痛从琥珀的心尖闪过,她的情绪突然一落千丈。

  “怎么了?”许维哲总是能敏锐地察觉到琥珀的心情。

  “没有,就是没什么劲儿。”

  “有点孤单,是不是?”许维哲的声音低了下来,像是很心疼。

  琥珀幽幽地叹了口气:“不是孤单,是无聊。对了,他们给我指派的导师叫盛骅,你听说过这个人吗?”

  话筒的那头安静了下来,许久,许维哲轻笑着反问道:“你没听说过?”

  琥珀纳闷道:“我怎么会知道,他很出名?”

  许维哲笑得更厉害了:“好像是有不少人对盛骅这个名字对不上号,这里面有个美丽的误会。你应该听说过snow双钢琴组合和德国的乔森钢琴家吧?”

  当然,前不久她还在机场见过snow的大美女向晚呢,至于乔森,他是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曾经的冠军得主,虽然那届的冠军争议很大,但他后来发展得很好。

  “他们和盛骅有关系?”

  “先说乔森,他参赛时弹奏的那首肖邦的《第三奏鸣曲》,评委在打分时分成了两派,因为这首曲子被重新编曲了。赞成派认为这样的弹奏比原来的更有灵魂,更能体现肖邦气质。古典音乐不是架子上碰不得的老古董,它经得起岁月的洗礼,也能适应时代的进步。反对派认为他的弹奏不是真正的肖邦,打了低分。赞成派中的一位评委气得当场拂袖而去,比赛不得不中止。最后,还是赞成派赢了,冠军给了乔森。这首曲子的编曲就是盛骅,这首曲子也让他拿到了那一年格莱美最佳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奖。可是得奖名单里的得奖者却写着snow,美丽的误会就在这儿。那一年,盛骅与韩国女生向晚组成了snow双钢琴组合,snow里的‘s’代表盛骅的‘盛’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w’则代表向晚的‘晚’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他们成立时,刚好是汉诺威的新年,漫天大雪,邓普斯大师说就叫snow吧!他们一出道,就势不可挡,短短几个月,就拿到了格莱美的最佳室内乐小乐团演奏奖。大概是snow太过炫目,组委会把该盛骅个人拿的奖也写成了组合名,不过,也没错到哪里去,反正盛骅也是组合成员。”

  “怎么可能,不是说snow是个韩国组合吗?”米娅告诉她的,还猜测那个男的整过容,不然怎么会有人那样完美,琴弹得好,人又长得帅?

  “哦,一开始宣传snow时,邓普斯大师就要求少强调个人才华,毕竟组合是个整体,特意突出某一个人,会让观众有偏见。美女嘛,总是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多注意点,之后大家就误以为盛骅也是韩国人了。单从面相上,西方人是分不清韩国人与中国人的,就像我们东方人也分不清英国人和法国人。这又是一个美丽的误会。盛骅非常低调,他好像并不在意声名,但他在古典音乐圈很受人敬重。听说他重新编写了肖邦的所有作品,很多出版社都抢着出版,他还是亚洲地区肖邦钢琴选拔赛的资深评委,算是中国古典音乐的第一人,哈,可以称作首席了——”

  琥珀打断他,不服气道:“他算什么首席,纯粹就是吹嘘,我觉得你比他优秀多了。”

  许维哲信心满满地笑:“对,我以后肯定会比他优秀,不过,现在我得去努力了!”

  “等等,盛骅也是邓普斯大师的学生?”琥珀发现自己漏掉了一点。

  “是。传说盛骅极喜爱室内乐,邓普斯大师这才说服向晚和他组成双钢琴组合。”

  “那这次和维乐合作的是邓普斯?”上帝,梅耶好大的面子,竟然把邓普斯请出山了。

  “好像不是吧!”

  “我听盛骅喊那人老师,不是邓普斯吗?”也难怪许维哲争不过。

  “不是,我知道是谁了。”

  许维哲的精神有些恍惚,但琥珀没有听出来,她在走神。

  原来,那个盛骅真的有骄横的资本,可是,若真那么好,为什么还要解散组合呢?那天向晚在机场目不转睛地看着比赛实况转播,难道她不是经停香港,而是特地来见他的吗?

  原来电影里那些经典的巧合情节,也并不全是编剧瞎编乱写的。

  她倒没有被盛骅的声名给吓住,她还是认为这个人很讨厌,只是不由得感叹这个世界好小啊!

  琥珀是第二天下午出院的,沙楠他们跟人借了车来接她。雨时断时续,像个调皮的孩子。红绿灯路口,琥珀看到隔壁停着的公交车上新刷的海报上就是维乐来大剧院演出的消息,许维哲说的那个“谁”原来是一位清瘦的老人,很眼生。秦笠告诉她,这个人叫江闽雨,三十多年前参加过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的名次不算好,但对于那时中国的演奏家来说,已是非常了不起。他也曾登台演出过,很受乐迷们的喜欢。他的演奏生涯很短,获奖之后不久,他就把重心放在了教学上。他一直都待在汉诺威,许多去汉诺威留学的中国学生都接受过他的指导,其中就有盛骅。

  三十多年前啊,她还没出生呢,难怪觉得陌生。

  “票卖得好吗?”

  看一台音乐会的水准,先看乐团的名气,然后看合作的演奏家。维乐是没问题的,但江闽雨……

  秦笠笑道:“早就预售一空了。这次大剧院花了大手笔宣传。”

  不只是公交车,地铁、车站的橱窗,就连机场的滚动屏幕里,都在十分钟一次地播放着音乐会的大幅海报。

  盛骅看着屏幕上的江闽雨,也不知房楷从哪儿找的照片,是不是找人修过,和他认识的江闽雨不太一样。老师这两年身体越发不如从前,换个季节就要小病一场,去医院又检查不出什么。屏幕上的江闽雨斜倚着钢琴,儒雅谦和,眼睛里带着浅浅的笑意。这个拍照片的人应该很懂老师,弹琴的时候老师就是这样笑着的。一个人待着时,老师的表情就有些木讷,不知在想着什么,叫他一声,他都会被惊得跳起来。邓普斯大师说,老师心里面有一道和他手臂上一样的疤,一直不得痊愈。

  因为手臂上的疤,即使是在盛夏,老师也穿着长袖。其实那道疤已经很浅了,不注意都发现不了,但看到了,又会感觉那是个很大的伤口。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时伤势太重,老师才弃演从教。

  房楷停好了车过来,用胳膊肘碰碰盛骅,一脸求表扬的神情:“宣传得很到位吧?”

  “谢谢。”盛骅郑重道。

  房楷睇了他一眼:“你以为我是看在你面子上?少自作多情!很多年轻的乐迷是不知道江老师,可是对于那些资深乐迷来说,江老师简直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神。和偶像明星不同,演奏家是越老越香醇,随手弹奏的曲子都有着年轻时弹不出来的韵味。音乐会是体力活,年龄越大,现场音乐会就越是听一场少一场,所以更要珍惜。他们值得这样的宣传。”

  虽然早在心里做好了老师身体不太好的准备,可是站在出口处,看着推着行李走出来的江闽雨,盛骅还是眼睛发酸,心疼得一揪,一瞬间浑身动弹不得。老师竟佝偻着背,瘦得快要脱相。他怎会如此苍老,他还不到六十!

  他突然有种感觉,老师的音乐会怕不是听一场少一场,而是很可能就只有这么一场了。

  房楷也掩饰不住脸上的讶异之色,脱口问道:“他这身体能撑下一首协奏曲吗?”

  江闽雨的精神状态还不错,一眼就看到人群里的盛骅,朝他笑着挥挥手。江闽雨告诉盛骅,自己本来出来得还要早点,可是新建的航站楼好漂亮,他就四处转了转。

  “等急了吧?”看得出来,江闽雨非常的开心。

  “没有,我们也刚到一会儿。”盛骅接过他的行李,向他介绍房楷。

  “这么年轻的总经理?”江闽雨很惊讶,“真了不起。待会儿,我可以先去参观一下大剧院的音乐厅吗?”

  “当然,您随时都可以过去。”

  江闽雨摆摆手:“随时是不行的,就今天去看一眼吧!我还得练琴,可不能搞砸了自己的演奏。”

  “忙什么,还有两周的时间呢,维乐是再下个周四下午到。”房楷说道。

  “嗯,周五周六,我们彩排两天,周日演出。如果他们不太累,周四晚上我们也会稍微排一下。我提前过来,是因为太想华城。我已经有近二十年没有回华城了,上次回来是我父亲过世时。”走出航站楼,江闽雨怅然若失地眺望着远方,“华城变得我一点都不认识了。盛骅,待会儿你们开慢点,让我好好地看看。”

  房楷今天开了辆高大的suv,很是舒适。盛骅和房楷坐在前面,江闽雨坐在后面。车速最多60迈,在高速上,这个速度慢得不能再慢。

  大部分时间,江闽雨是沉默的,只有看到陌生的建筑,才会问一下盛骅。他叹道:“我运气真好,一来华城就碰上下雨。华城春天雨水不多,所以才多霾。这雨一下,空气质量也好了,视线也清晰了。盛骅,你家院子里的那株西府海棠要开了吧?”

  盛骅回过头:“一树的花苞。”

  “还是花儿好,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大剧院算是华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每天都会有不少游客来参观。江闽雨和那些游客不同,他对大剧院巨大的蛋壳外形设计和壳前荡漾的人工湖水一点都不感兴趣,直奔音乐厅。房楷让工作人员把所有的灯都打开。江闽雨张开双臂,仰望着音乐厅的穹顶,眼里闪烁着孩童般的惊喜,然后,眼眶一湿。

  “能在中国,在华城,在这里演出一场,我没有遗憾了。”

  舞台上放着一架巨大的大三角钢琴,他精神矍铄地走到钢琴边,看向房楷:“可以吗?”

  房楷做了个请的手势。

  他坐下来,当他的手搭上琴键,那佝偻着的背神奇地挺直了。维瓦尔第的《春》,轻柔得如同梦幻——

  一片静谧优美的田园风光,鲜花盛开的草地,风中簌簌作响的草丛,吹着口哨的牧羊人躺在山坡上,忠实的牧羊犬躺在一旁……

  “我们都被自己的眼睛欺骗了,他没有老。”房楷捏着下巴直摇头。这么轻快明丽的节奏,哪里有一点苍老的迹象。

  盛骅没有出声,他在这首春意盎然的乐曲中,无端听出了眷恋与不舍的气息,会不会是他多心了?

  江闽雨没有把这首曲子弹完,他说:“就到这儿吧,还有一点留到下次再弹。”不像是在吊人胃口,而像是无法进行下去的无奈与无力。

  房楷走上舞台:“下次可不能只弹一点,得把《四季》都补全。”

  “是不是还要开一场个人独奏音乐会?”江闽雨开玩笑道。

  “那就最好了。”

  江闽雨顺着阶梯走到观众席,回头看了看舞台,拍了拍房楷的手:“人不能太贪心。盛骅,走,看海棠花去。”

  路上,房楷打趣道:“在华城,坐在家里赏海棠才是真奢侈。”

  盛骅笑笑,没有反驳。四合院在华城被炒出了天价,能够一个人拥有一座四合院,多少人会惊掉下巴。不过,真不值得炫耀。其实只是一个两进的小四合院,不像人家都是三进、四进的,还花了巨资装修。这院原先就是他们家的祖业,在上世纪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里,前院被拨给了别人住。后来,到他爸妈这儿,他们又从那家人手里把前院买了回来。到盛骅这儿,就又是一个完整的小四合院了。曾有人劝盛骅把院卖了,换几套公寓,出租或自己住,都比养着一个院合算。盛骅没肯,他把屋顶上的瓦换了新的,门窗修了修,重新刷了漆,墙壁也重新粉刷了下,其他一点儿都没动。平时找个钟点工帮着打扫打扫,花不了多少钱。这条胡同里,他家算是最素朴的了,一点都不起眼。谁知歪打正着,反而被一群四合院专家说这才是最原汁原味的四合院,还将照片发布在了旅游杂志上。盛骅有时大白天回家,看到门口站着一群人,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原来是游客在拍照。

  房楷只把两人送到了胡同口,晚上大剧院还有演出,他得过去。

  从胡同口走到家,不过十分钟的路。门一开,一眼就看到两株高大挺拔的西府海棠。这树还是盛骅爷爷小时候栽的,这么多年,风风雨雨,没一点损伤,反而越长越茂盛,每年的花开得都伸出墙外去。不只是海棠,后院的那棵国槐也茂盛,枝干粗壮得小孩子都抱不过来,夏天的浓荫可以盖住整个屋顶。

  “今天这一天,我看着哪儿都变了,就你这里没有变。和我第一次来你们家时几乎一个样。”江闽雨第一次来,盛骅的爷爷奶奶还在,爸爸还没结婚。江闽雨的父亲和盛骅的爷爷是好友,他要去华沙比赛,盛骅的爷爷特地在家请他吃饭送行。在那时,出国是件大事。

  “吃过饭,我们一起在海棠树下拍了张合影。那张照片你还有吗?”

  没有了。除了这院子,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屋子里的桌椅,还有盛骅,其他的都没有了。盛骅不想提起这些往事,忙换了个话题:“老师,你要不要先去洗漱下,房间我都帮你收拾好了。”

  海棠花才绽出了星星点点的小花苞,开花还得一些日子。江闽雨在树下站了很久,这才跟着盛骅去了客房。

  客房在前院,后院是盛骅的卧室和琴房。早先的屋子,顶很高,空间也宽敞,地面铺着青砖。雨天,砖沾了点湿气。盛骅怕江闽雨滑倒,提醒他走路慢点。

  “我只在你这儿住一晚,明天,我住柳向栋那儿去。”江闽雨只拿了几件衣服和几个药瓶出来。

  柳向栋是江闽雨的大学同学,两人还曾一起出国留学。现在柳向栋是一家琴行的老板,在他那什么名贵的乐器都能买到。难得回国,盛骅知道老师想和老朋友们聚一聚。

  “好。”盛骅看着药瓶,“那药是?”

  “都是些常用药,有备无患。”江闽雨在沙发上坐下,指了指对面的床,“盛骅,我这次和维乐合作,你觉得意外吗?”

  盛骅坐下来,说:“不管老师做什么决定,我都是支持的。”

  “我其实也考虑了很久……才做的这个决定。人生漫长又短暂,到了我这把年纪,应该可以自私一点了。我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喜欢的东西也很少,可以说是只有钢琴。我想疼惜自己一回,不然,在和世界说再见时,回首我这一生,太苦、太心酸,我怎么愿意闭眼呢?”

  “老师,发生什么事了?”盛骅因他语气中的悲凉怔住了,他仿佛是孤注一掷、背水一战。

  “什么事都没有。以前呀,我在意这、在意那,事事都想做得周全,结果一事无成。现在,我只在意自己,反而海阔天空。你和向晚还有联系吗?”

  盛骅沉默了一下,回答道:“新年时会寄张贺卡,平时联系很少。她忙,我也忙。”

  “你这孩子,总是顾全大局、替人着想。遇事,还是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我哪有那么傻,您看我现在不是挺好的吗?”

  江闽雨欣慰地道:“你是块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所以,我尊重你的选择。演奏是古典音乐的一种表达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终究年岁不饶人,吃过晚饭,江闽雨就洗洗睡下了。鼾声很重,像是睡得很沉。盛骅回到琴房,从包里拿出肖邦的乐谱修改稿,还剩一点,第二遍就修改完毕了。可他总感觉心里有事,怎么也静不下心来,干脆走出房间。雨已经停了,月亮露出了一点影子。他掏出手机——想起来了,琥珀昨天出院,今天沙楠他们三个竟一个电话都没打来,这不对啊,至少得汇报下情况吧!

  他轻手轻脚地穿过院落,锁了门,走到马路边,拦了辆出租去华音。他先去的外教楼,正上楼呢,就听到沙楠傻笑的声音在楼梯口回荡。他抬起头,一下就对上琥珀的目光。不过两秒,她就生硬地避开了。

  说过不想看到他,竟然还到她面前晃悠。骗子,像花生一样隐藏得很深的骗子。

  琥珀是送客下楼,客自然是沙楠他们三个。

  他们一人手里拿了张碟,嘴巴咧着。看到盛骅,三人笑容一僵,想起了秦笠带的话,以后盛骅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性质不同了,可不能再像以前那么随便。不过一时间还真有点不习惯,尤其是沙楠。

  “我们今天上好课,就到琴房练琴了。”沙楠主动交代,“傍晚陪教授去超市采买了生活用品,她邀请我们来喝咖啡。”言下之意是,他们一点都没偷懒,都是他交代的任务。

  盛骅抬眼,“哦”了一声,腹诽道:估计是速溶咖啡,一股保鲜剂的味道。

  季颖中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琥珀还给我们看了她那把价值连城的古董琴。”

  她拉给你们听了吗?没有吧!他曾在一个收藏家那里看到过两百多把小提琴,都是珍贵的欧洲古董小提琴,不稀罕。

  盛骅的目光盯着秦笠手中的碟,秦笠忙说道:“琥珀送的,是她十八岁成人礼的纪念大碟,签名版的,市面上早已经买不到了。”

  挺会做人啊,不是一直都像根爆竹一点就炸的吗。

  沙楠补充道:“我们约了下周三一块儿去剧院看赵怜惜新排的舞剧。”

  明白了,他们四个是一国的,他是外来的。

  “说完了就回寝室去,也不看看现在几点了!”盛骅的脸色很不好看。

  三个人对视了下,低着头,排着队,从盛骅面前灰溜溜地走下楼。

  楼上,关门声震天响,以示屋主人心情很不爽。盛骅冷冷地看向楼上,该生气的人是他,她气什么?

  这天夜里,盛骅直到凌晨才把乐谱的第二稿修改完毕。睡前,他在院子里转了一圈。雨后的空气很湿润,仿佛能听到草木在拔节生长的声音。他走到海棠花下,静静地站了一会儿。许是江闽雨提起了向晚,他想起了两人以前一起演奏的画面。掌声、赞语、鲜花,把两人都淹没了。他又想到那天在视频里看到的在音乐节上演出的琥珀,忽然不知怎么想起川端康成那句有名的呓语: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

  他不禁轻轻一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