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名侦探夏贵妃第8节(2 / 2)


  “嚷什么!”

  四下一静,片刻后,佛堂灯熄,刚才一个人进入佛堂的夏洛荻从门里走出来。

  她先是向德妃一礼,随后问翠儿道:“刚才的影子,可是与你那日所见的窗影一模一样?”

  “一样、一样的。”脸色惨白的翠儿连连点头,随即颤声道,“您……您是会招魂吗?”

  白日里丹华宫里的人都听说了,小佛堂里有内监往里抬猪肉的事,怕不是在给齐王妃死去的冤魂上供。

  “不是招魂,是一个很简单的手法。”夏洛荻开了门,“诸位请进,我来讲解。”

  四周所有人都不敢动,唯恐里面有齐王妃的冤魂作祟。高太监心里也没底,正想着要不要在皇帝面前表表勇气,就见崔惩毫不犹豫地第一个走进去。

  佛堂里的景象和白天差不多,崔惩第一眼便看向粮食,并没有什么人影吊在上面。

  “你变的什么戏法?”

  夏洛荻笑了笑,向德妃等人做了个请的手势。

  作为一宫之主,德妃自然不能落了气势,带着宫人们走入佛堂,点亮了四周的灯烛后,有宫女哎呀一声。

  “这观音、这观音的头哪儿去了?”

  目光汇集之处,是佛堂里的送子观音像,此时观音像的头颅竟然不翼而飞。

  “房梁上的鬼影也没有了。”有人仰着头看着空空荡荡的房梁,“夏才人你……你拿的是什么?!”

  一阵惊呼中,只见夏洛荻从供桌下面取出一个人头,等对着烛光展示给所有人,他们才看见,这不是什么人头,而是佛堂里送子观音的佛头。

  德妃恍然:“那刚才窗上的人影就是……”

  “娘娘明鉴。”夏洛荻将供桌旁边的高脚灯台上的灯笼摘下,灯烛吹灭,再把佛头套上去,随后把自己的外衫往架子上一披,“只需随意用麻绳吊到梁上即可,从我进入佛堂不过一小会儿的功夫即可完成,这就是翠儿看到的人影。”

  翠儿一下子跌坐在地上,随后猛然向德妃跪下磕了几个头:“娘娘,奴婢该死!是奴婢……”

  “行了,回去收拾收拾吧,别丢了丹华宫的人。”德妃打发走了翠儿之后,转眸看向夏洛荻,“你将佛头锯下来了?”

  夏洛荻摇摇头,道:“白天我曾顺着墙上的佛龛往上爬,想要去看看房梁上是否留下犯案的踪迹,不小心碰歪过这位菩萨的头,才发现这个佛头是可活动的,想来是前朝工匠在造此佛像时,给脖颈里面留出了放佛舍利的空间。起初我还以为与案件无关,直到看到翠儿画出来的图影,便想到了这种可能,故而一试。”

  这也就证明了,丹华宫小佛堂里的鬼影是有人故意为之,想要营造翠儿看到是德妃在离宫后,齐王妃才惨死的假象。

  案情一下子就来到了是有人构陷德妃的节点上,也基本上等同于帮德妃洗脱了冤情。

  聪明,不愧是乐公门下双智,大魏断案如神的夏青天。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崔惩总觉得夏洛荻断案的时候整个人都在散发出一圈神性的光。直到他看了看宫女包括德妃在内都有点发痴的眼神,就知道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错觉。

  德妃收回眼神,道:“你……从一开始就不觉得此案与本宫有关?”

  夏洛荻敛眸道:“娘娘问心无愧,夏洛荻自不会让磊落之人含冤。”

  “你……”德妃欲言又止。

  气氛十分诡异。

  崔惩看看夏洛荻,又看看德妃,猛兽的直觉告诉他这不是个好兆头。

  夏洛荻感到自己被一阵焦灼的视线注视了,侧眼对上了崔惩掩藏在三青兽面具后的眼睛。

  他大概是不爽被本老爷装到了吧。

  夏大人如是想道,又觉得这是个好兆头,至少证明了这家伙不是来纯吃干饭的——如果是,她就去骂皇帝。

  “崔统领现在可有想法了?”她问道。

  崔惩:“我有很多想法,但是和案子无关。”

  夏洛荻:“那就别说。”

  “行,那就说点和案子有关的。”崔惩一路听下来,总算跟着夏洛荻的思路找到了这桩症结的线头,“既然刚才的鬼影和翠儿说的情况吻合,那至少说明了她没有说谎,这就表示她中毒也是有人特意安排的。”

  这就不得不再聊回蓝后的事上了。

  德妃这会儿彻底消了对夏洛荻的怨气,挥手让宫人们退出佛堂,只与夏洛荻二人说话。

  “……本宫虽不信,但也听闻过皇后出身三苗,擅使虫蛇草木之毒,那也是银针无法验出的。”说着,德妃又皱起了眉头。“不过,你一个时辰前说过皇后赐下的酒或许有毒时,我便让人去库房一一查验过了,甚至喂了试毒的兔子,都没有问题。”

  “灯下黑。”夏洛荻冷不丁地说道。

  “什么?”

  崔惩道:“意思就是酒这个线索太容易得到了,倘若有人想用酒来混淆视听,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真实的下毒方法。”

  这就说明,德妃宫里有个藏得很深的内鬼。

  德妃听着听着,神色一厉,道:“这两日本宫自会清理宫室。”

  这种揪内鬼的活,交给嫔妃自己,比交给巡捕都靠谱。

  “或许这是个局,凶手不止一个。”夏洛荻察言观色,既已取得德妃的信任,便说出了今晚必须来丹华宫的主要目的,“那么现在,娘娘可愿意告知那一夜和齐王妃的私房话了吗?”

  德妃沉默了一下,看向崔惩:“此乃宗室阴私,外人恐不方便在场。”

  崔惩:“我不是外人。”

  德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