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第221节(1 / 2)





  许久不见,大阿哥还是性情中人,一点未变。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常泰问道。

  胤礽道:“有。懒猪大哥!起来!不准睡!让舅舅帮咱们想想办法散播小册子!”

  胤禔半睁着眼睛道:“你就知道使唤我。等一会儿,我吃饱了犯困,等我睡醒再说。”

  说完,他又睡了。

  胤礽气得跳脚,却又不忍心把睡着的胤禔吵醒,只能自己哼哼唧唧地一边抱怨一边工作。

  常泰再次失笑,好不容易才忍住,没有笑出声。

  每次看到太子和大阿哥相处,他就不由自主感到开心快乐。

  有大阿哥陪着,太子外甥就算遇到再多困难,心里也不会太过辛苦吧。

  希望其他的阿哥们和大阿哥一样,都能和太子外甥相处融洽。

  很快,常泰就笑不出来了。

  他反复询问:“真的要散播这些小册子?”

  这些小册子上的言论很有问题啊!比反清复明还有问题!

  胤禔打着哈欠道:“当然。这是扰乱他们的思想,给他们造成内乱。特别是现在天主教徒和清教徒打得不可开交,是分化他们的好时机。”

  常泰陷入沉思。

  西方以宗教治国,常泰了解了许多宗教的内容。

  法国路易十四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但荷兰和一些国家则更崇尚清教。

  虽然都信一个神灵,对教义理解不同,他们居然也能掀起战争,让常泰很是震撼。

  如今欧洲上层贵族以天主教势力最大,但中下层贵族和大部分富可敌国的商人则以清教徒为主,他们的争斗已经初见端倪。

  如果再加上这本小册子……

  常泰看向胤禔。

  胤禔露齿一笑。

  常泰明白为什么大阿哥会支持太子这么离谱又阴险的计划了。

  直亲王殿下的脸上已经写满了“打起来打起来”,一点都不掩饰。

  “好,臣会差人印刷和散布,绝对不会让人联想到大清身上。”常泰道。

  胤禔点头:“还有一件事,弟弟所说的科学家和大工匠,你搜罗的如何了?”

  常泰露出笑容:“已经绑回来许多人,直亲王放心。”

  绑?即使是直亲王,都傻眼了。

  第126章

  胤礽给常泰交代了许多任务,其中之一就是邀请科学家前往大清,组建大清科学院。

  现在大清的西方科学全掌握在传教士手中。胤礽希望有一些更专业、更单纯的科学研究工作者,帮助大清完成基础科学的奠基。

  虽然这个时代的西方人基本全信教,但单纯信教和宗教人士是两回事。

  正好大清满族勋贵因为康熙试图让大清走向汉化的事人心惶惶。

  对于大清满族勋贵而言,学什么都可以,不能学汉族。比如大学堂的建立,满族勋贵就跳着脚举着双手支持。

  待这些科学家们进入大清之后,康熙只要打着“包容万象,以西学平衡汉学”的幌子,就能得到满族勋贵支持。

  胤礽虽然是个文科生,这个时代的科学家还是记得一两个。

  牛顿你总认识吧!

  但很可惜,这个时代能在科学上搞出名堂的人,大多是富贵人家,有些甚至是贵族,比如牛顿,不可能万里迢迢背井离乡。

  学阀和其他行业的门阀一样,顶尖的那群人都是资源拥有者。即便是他们没有成名的时候,本身也属于“贵族”。大清顶多邀请他们来访问。

  但建立大清的科学体系,也不需要这些顶尖的科学家。

  胤礽想要挖墙脚的人,是被历史埋没的人才。

  这些人,可能是大学阀的助手、学生、反对者,甚至可能是这些大学阀的仆人——在许多历史文献中都可以看到,很多科学家较为自闭,研究助手和手稿整理都由身边仆人负责。

  这些“仆人”即使本事虽然达不到顶尖科学家的程度,成为优秀科研工作者绰绰有余。

  而西方虽然明面上已经加速进入资本主义,实际上还有奴隶制残余。常泰想要得到这些优秀的仆人,只需要付出很廉价的价格。

  胤礽并不记得太多这个时代的优秀人才名字,但他有小学、初中、高中数学,物理和化学在初中也是必修课。用金手指翻一翻“记忆殿堂”,他就能把课本复制出来。

  用金手指翻找和复制记忆,默写这些中高考生耳熟能详的定理公理的时候,胤礽没晕多久。

  看着记载着在这个时代顶尖学问的小本本,胤礽突然很想家,忍不住哭了一场。

  在离开家之后,他才切身体会到家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