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第134节(2 / 2)


  于成龙叹气:“皇上说的是。但也不该让太子去种地啊。”

  康熙失笑:“种地是他爱好,朕可不教他这个。寻常孩子空暇时候便到处玩乐,他不爱奢侈的东西,也不喜欢游街打马,唯独爱种地,朕也很无奈。”

  胤礽默默地理头发。不,种地不是爱好,我挺喜欢玩乐,种地不是兴趣,我是真的想做出一番事业,可惜,文科生,废物!

  于成龙无话可说了。

  别说皇子,就是寻常显贵人家的孩子,都难免有些奢侈的爱好。

  太子生活简朴,唯一的爱好只是种地,除了夸赞,还能说什么?难道说太子亲自种地,有失身份吗?

  这话他们要是敢弹劾,史书中绝对会记上他们一笔,让后人骂他们迂腐。

  “恭喜皇上。”于成龙只能拱手弯腰道。

  康熙微微点头。今日炫耀儿子的计划初步达成。

  “赐座。”康熙再次给于成龙赐座,然后把胤礽抱到腿上,“看看这份奏折。”

  上奏之人也叫于成龙,弹劾的是河道总督靳辅。

  胤礽抬头看了一眼老迈的于成龙,然后看向等着他提问的康熙:“是这个于大人吗?”

  他知道不是,但康熙等着他问,他便问了。

  康熙笑着摇头:“是一个小于成龙。这个上奏的人,可称他为于振甲。你面前的于大人,你可称他为于北溟。”

  胤礽问道:“一家人?”

  康熙再次笑着摇头:“不是。很巧是不是?他们俩都是清官,都是能吏。于北溟来见朕的时候,碰巧于振甲的弹劾折子来了,朕便让他一起看。”

  于成龙拱手道:“臣不擅长治理水务,无法给皇上解惑。但于振甲为官清廉,正直不阿,不会以私利弹劾人。”

  康熙道:“你不是阅读过许多治理水患的书籍吗?看看他弹劾的折子,说说你的感想。”

  胤礽无语。

  他用眼神询问:儿子可以不看不想吗?儿子想回去睡觉。

  康熙用眼神回答:不行,赶紧给朕好好说。

  胤礽心中叹气。阿玛这是炫耀儿子没炫耀够啊。

  他粗略地看了一遍奏折,道:“不会以私利弹劾人,不代表弹劾就正确。治理黄河,需要从实际出发,细细侦查沿岸地理水文情况,才能做决定。若是于振甲已经查探过黄河沿岸,再提出此等建议,那么皇父便可以听他一言。但他从未沿着黄河走过,仅凭着自己治理其他河流的经验想当然地认为治水都能共通,无论他提出什么建议都不必理睬。”

  胤礽没有继续说于振甲,他拿起另一封也是弹劾靳辅的折子:“于振甲虽没有从实际出发,倒也是出于好心,剩下弹劾靳辅贪污的人倒是没道理了。”

  康熙问道:“你听过靳辅的传闻,知道他没有贪污?”

  胤礽道:“治理河道不可能不贪污。便是皇宫内务府在外采买,每经过一个人的手,都会扣下几个子。治理河道的钱粮拨下去,层层克扣,历来用于治水,能有三成便能称得上清官。”

  康熙嘴边的微笑淡了下去。

  于成龙则愕然抬头,不顾礼仪地看向胤礽。

  “靳辅能治理出成效,并在治理出成效后被人弹劾贪污五成。”胤礽叹气,“他应该的确在河道上用了五成的钱粮,被弹劾就难免了。”

  第69章

  这个世界上最公正也最刻薄的评价就是盖棺论定。

  后世电视剧中为了突出大小于成龙,甚至将大小于成龙的事迹融合成一个人,与其敌对的靳辅变成了贪墨河道的贪官污吏的代表。

  但这只是影视作品。

  后世的人只要认认真真上过初高中的地理课,就能把“治河经验”说得头头是道。这些后世人看不上的知识,在古代是经过许多人用双脚一步一步沿着大河大江两岸不断走,走破了无数双鞋子后才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靳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死后保黄河近三十年没有大决口,沿岸百姓们纷纷为他建庙立碑,尊他为“河伯”。

  康熙朝自靳辅死后,便没有再出现一个治河能手。那些弹劾靳辅的人,顶多在靳辅已经架好的框架上修修补补。

  就这样,靳辅的功绩也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

  可这样一个人,却一生磨难不断,被人以贪墨不断弹劾,后世不读史不思考的影视编剧们,更是把他当贪官来丑化。

  可悲可叹。

  还好就算再丑化,他在史书上的功绩不会磨灭,他的河伯庙中仍旧有虔诚的老百姓为其献上香火。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胤礽已经下定决心,要用自己渺小的智慧让这个时代更好,便不再去想太过锋芒毕露,会不会引起康熙忌惮。所以胤礽早几年前就潜移默化影响康熙,试图让靳辅这个治河能吏一生少一些坎坷。

  大不了,他只给康熙当智囊团,康熙给他实权的时候他就装病。

  不过说起来,他第一世的时候,好像也没有过什么实权,一直在给康熙打工而已。

  胤礽收敛心神,继续描述黄河的事。

  康熙对黄河治理的态度也是遵循实事求是。他曾派近卫去走遍黄河流域,描绘出黄河流域图。

  在知道胤礽已经能背下大部分四书五经之后,康熙不再教导胤礽儒学书本知识,改教导他各种政务知识。

  黄河是重中之重,对大清的危害比三藩还严重。胤礽自然看过黄河流域图。

  胤礽悄悄让胤禔提议,将黄河流域图做成沙盘实景,交于靳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