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六章 得把“运珠”找回来(2 / 2)

他说的这些有些悲伤。

周国贸也是一声苦笑:“按照‘得胜坊’传来下的规矩,学徒七年才满师,头三年一分钱没有,第四年开始,拿个零花钱。七年满师之后,要继续帮‘得胜坊’效力十年,十年后才允许离开。”

高兴吐了一下舌头。

好家伙,一个学徒,居然要在“得胜坊”至少待十七年才能走啊。

不过在那个时候,“得胜坊”是这个行业的老大,哪怕十七年后,你赶他们走他们都未必愿意走。

后来不一样了,公私合营后,即便是学徒也有了工资。

只是最近十来年,“得胜坊”的经营模式严重落后,那些有经验的师傅们,一个个被其它公司挥舞着大把的钞票给挖走了。

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你越没人,越是开发不出新产品,吸引不了市场。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合同一到,立刻拍拍屁股走人,赚大钱去了。

“所以,云总,这次请您来,就是看我们‘得胜坊’有没有办法和您合作。”尉迟乾特别真诚地说道:

“我自从被任命为‘得胜坊’的总经理后,前后也想了不少的办法,有不少创新的主意,可说来说去,都被一个字困住了,钱。

这没钱,我的理想再丰满,也都没用,如果继续这么下去,再过几年,‘得胜坊’也许就要永远的消失了。”

他说的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云荷英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说话,老罗已经一声叹息:“尉迟经理,就算能找到钱,又有什么用?得把咱‘得胜坊’的‘运珠’找回来啊。”

“什么是‘运珠’?”高兴和云荷英同时开口问道。

尉迟乾之前已经听周国贸说过了,所谓的“运珠”,就是“得胜坊”丢失的那颗大珍珠。

老罗对“得胜坊”的历史了如指掌:“那颗‘运珠’可是咱们‘得胜坊’的宝贝啊,‘运珠’在,不管‘得胜坊’遭到了什么灾祸,总能东山再起。从大清那会算起,多少战乱?每次‘得胜坊’看着垮了,可要不了几年,就又活过来了。

为什么?就是因为有‘运珠’在。‘运珠’在,这人心就在。可后来‘运珠’不见了,你看看,你看看,‘得胜坊’成什么样子了?为什么?人心散了,大家都看不到前途了,这可不就得走吗?”

这话虽然说得迷信,可那颗大珍珠,对于“得胜坊”的这批老人来说却是意义非凡的。

尉迟乾上任后,曾经想去请回那些已经退休的老人,大家一起商量着,怎么把“得胜坊”再弄好。

可是那些老人一个个都婉言拒绝了。

其中一个老人说的更加直白:“这‘运珠’找不回来,咱‘得胜坊’没希望。”

所以在尉迟乾第一眼看到那颗“紫星珠”的时候,立刻动起了脑筋,如果能把“紫星珠”请回来当成镇厂之宝,没准人心也就回来了。

这其实就是个心理因素而已。

可惜,他没钱。

高兴又拒绝接受他的“分期付款”的提议。

“根本不在‘运珠’上。”云荷英对这些什么命运的说法是不太相信的:“关键还是一个经营模式和体制的问题,‘得胜坊’太落后了,到现在还是小手工作坊的形式,这样怎么能行?尉迟总经理,我看还要从其它方面想办法。”

“是的,是的。”尉迟乾连声符合:“云总,高先生,到我的办公室去坐会吧。”

出去的时候,高兴看了一下天气,这天怎么都不像是要下暴雨的样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