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6章 濮阳书院(2 / 2)


“大宗伯,他不是这样的人啊”边子白不太相信,大宗伯南丰会突然对军队感兴趣。他可一直刻意保持对军队的距离。就算是他掌握了一军之力,可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干涉过任何上军的训练和作战。

几乎是所有的事情都让地下的军官去做。

被亲爹坑了的南卓,连一点反抗的心思都没有,愁眉苦脸道“家里的采邑被赵军盯上了,说不定那天祖宗的基业都要没有了,他能不着急吗也不知道那个混蛋给他出了这害人的主意,这回要是躲不过去,本少爷就算是不死,也要脱一层皮了。”

“不至于吧”谁敢对南卓下狠手他可是后台硬扎的让任何军官都要巴结的对象啊

“你不知道”

南卓对于边子白一无所知的反应,有点吃惊。他见边子白神色坦然,不像是故意隐瞒他的意思。这才开口解释道“所有的公学之中的士大夫子弟,都将编入一旅之中,然后旅正就是被你绿了的中大夫苟变。对了,这家伙现在已经是上军司马,也就是我爹的属官。负责所有公学学子的训练。要是之前,我一点都不担心,苟变还是挺好说话的人。可自从这家伙被你绿了之后”

之前,边子白一直说太子绿了仲叔牙之类的怪话,甭管什么时代的人,对有些事情有着超乎寻常的学习能力。比如说绿了,这不就是两情相悦的时候横插一杠子的事吗

“等等,什么叫被我绿了我什么时候绿他了捉贼拿脏,捉奸捉双,话要说清楚,无端污染我,你知道后果的。”

脸沉下来,语气颇为不善,边子白可不想无缘无故的替人受过。苟变的女人,他别说挖墙脚了,就连见都没有见过。他怎么可能去绿苟变呢

“你不是和路缦好上了吗他本来想向路缦求亲的,还不说是被你绿了”边子白和路缦的关系很多人都知道,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姐弟。而是路缦收留了边子白,曾经将无处可去的边子白入籍在她的酒肆而已。

说起路缦,边子白就生气,这么多天了,他似乎一点进展都没有。更没想到的是,苟变这家伙竟然还有这非分之想。

不过,边子白这才知道,苟变早就回到了帝丘。不过有日子没来家里串门混吃混喝了。原本以为他回乡祭祖没有回来呢

路缦不止一次的拒绝苟变。

“我呸,这能叫绿吗你难道就没有一点数,缦姐根本就看不上苟变,问题是这混蛋玩意,赶又赶不走,打都打不跑,脸皮子厚到让人绝望,骂他都觉得给他打招呼似的,天天往往家跑,我有什么办法”难道表明的态度还不鉴定吗这家伙简直就是一贴老膏药,粘上了,就揭不下来了。对此,边子白有必要宣誓一下自己的主权“路缦可和苟变没有什么关系,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一家人。”

“对对对,可是你们就算是好上了,可在家知道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弄的路人皆知的地步。这苟变就是受了你们的刺激,简直就像是疯狗一样。往死了操练他手下的士卒,不仅如此,他还将你当初在禁军大营看到的军法都实施了起来。就这么几天时间,就有三十多士卒和军官被处以鞭刑。有两个现在没有下地。”

“而且苟变练兵的训练强度,绝对不是我等能够忍受的。每日就戟兵的训练就是挥戟五百次,刺一千次。还有行军,练习战阵,三日一小练,五日一大练,错了一步就挨鞭子。就我曾这样的,就不用祭出军法,就能被累死了。”南卓说到这里,愤恨地瞪了一眼边子白,继续说“这家伙不仅对士卒军纪苛刻到了法治的地步。更要命的是,他吃住在军营里,对于训练受伤的士卒,甚至比对他亲爹都要尽心。甚至给士卒洗脚的事他都干,简直无耻之极。”

没想到情场失意的苟变似乎对练兵有了根深的体会,给士卒洗脚算什么当年吴起还给受伤感染的士卒用嘴吸脓呢,当将军做这些的目的就只有一个,打仗的时候,忽悠士卒们去送死。

“既然苟变不好”边子白忽然想到一个人,在卫国军队之中德高望重,还是少数能够指挥打仗,布置战阵的卿大夫,问道“干脆上书国君,请求大司马亲自教导你们,他总不至于和苟变一样吧”

“那还不如苟变呢”南卓倒是没有开口骂人,但心里的念头就谁也不知道了。公叔旦和南氏,主要是和大宗伯南丰不对付,算是死敌。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公叔旦是一个最佳的人选,但是南卓不会选,就算是死也不会选公叔旦。

他断定,要是公叔旦训练他们这些公学学子,恐怕别人还好说,他南卓就要成为被针对的对象了。公叔旦倒不一定如南卓想象的这么不堪,毕竟算是长辈,没必要和他一个小辈过意不去。可万一呢

万一这老家伙斗不过他老爹,拿儿子出气呢

到时候,南卓天天被公叔旦拎出来,在总人面前惩罚,羞辱。怎么解恨怎么来,想一想都让他觉得害怕。但凡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不能给自己留下这样的祸端。光自己一个人在众人面前被羞辱,还不如大伙一起倒霉来的好受些,这才是南卓最为原始的想法。反正一起落难,谁也甭笑话谁

边子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而南卓劝说无果,只能唉声叹气。

边子白是他能想到最好的选择了。毕竟这家伙排兵布阵都会,只要大家伙弄个章程出来,糊弄一下国君和朝堂,也就过去了。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边子白拒绝的如此坚决。

他们也是在车上一路走,一路说。知道赵武将马车停在了一个破败的院落面前,开口道“主公,到地方了。”

边子白抬头看着破败的院落,唯一能够成为新的东西就一块柏木的牌匾,高高悬挂在院门口的门楣上,上面有四个大字“濮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