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一六章 执政目光(2 / 2)


回想起另外一位党内的青年名将――林总。

两人的性格几乎是天壤之别,当年组织出面给林总找爱人,可是出过大笑话。

担任抗大校长的林总,由组织安排解决其婚姻问题。当一名抗大女学员被带到校长室后,例行公事的那位同志并没有向这位女学员讲明是什么一回事,就自个儿跑了。

女学员只当是林校长找她有什么工作上的事,静静地等着校长话。可是,干巴巴地等了好一会,并不见校长开口,两个人都尴尬地坐着。突然,***说话了,当头一句就是:“我们结婚吧?”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的女学员顿时愣住了,当她明白过来确是林校长向她求爱时,“哇”的一声,哭着推门而出,边跑边喊:“我不干!我不干!”

党内很多老同志都出现过这样的洋相,不少同志年纪都不小了,但还单身,需要组织上为其考虑个人问题。

男人都知道什么样的女人好看,这个不用多说。关键是新潮的女学生,水淋淋的站在老革命面前,男人想的是吃啥,女学生想的是看啥。

要是从井冈山下来的老红军,不懂女学生想要什么,主席还能理解。

但曾一阳?

当年,在北京大学里,曾让要教书,又要搞运动,曾一阳基本就被放养在学校里。才四五岁的小男孩,也讨人喜欢,漂亮的女学生对小孩那里会有堤防?只要在校园里,曾一阳甜甜的叫上一声:“好姐姐。”一天的零食和吃饭问题都解决了。

整个是人小鬼大,当年主席也算是见识过其利害的。难道说,长大了,人就变得木讷了?

这肯定不可能!

于是,主席摇着头,对曾一阳笑道:“你贺大姐叫你晚上来家里吃饭。”

曾一阳歪着脑袋细想了一下,原来自从回到西北,在中央工作后,就没有去过主席家吃饭。主要还是,工作太多,事情也琐碎,让曾一阳忙的有些晕沉沉的。

“……《执政目光》……”主席很快就被曾一阳写的一段文字给吸引住了,一种全新的言论,一下子把主席吸引住了。

“……政党要实施自己的施政纲领,必须要取得政权为保证……好、好……”主席一边看,一边点头赞叹着。就像是入了迷似的,看的极为仔细,甚至还从口袋中拿出来自来水笔,在稿子上打上记号。

这篇文章,曾一阳不过是闲暇时写的,还没有写完,不过其中提到的很多的想法,却是非常吸引人。尤其是,在党今后展中,要以执政党的思路,来纵观全局。

因为,从红军开始,gcd人都是一种反抗的心态,来看待革命的。

很多人只不过单纯的认为,搞一个联合政府就安全了。但也有人认为,联合政府是需要,但也不能脱离对军队的控制。

这是由于实力所决定的眼界,和个人的英明无关。事实上,党内几乎没有一个人认识到,党有一天可以执政国家,反而忽视了很多在执政中应该提前重视的观点。

比方说,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企业的如何展;什么才是中国的国情,以及和苏联的区别等等。

曾一阳的这篇文章正是从这些被忽视的方面,阐述一个执政党,需要在不同方面,整合社会的所有资源,从而使国家走上富强之路。单纯的军事,只能让国家走入一个误区。

“下面呢?”不一会儿功夫,主席就看完了。就几张公文纸,每张纸上也不过寥寥百余字,看的快一点,就几分钟的时间。

“下面没有了……”曾一阳接口说道,见主席不解的样子,忙解释道:“下面还没有想好。”

主席想了想,郑重道:“这篇文章是颗炸弹,就不要出去了,但是可以在党内小范围讨论。你的这种想法很好,对于管理一个国家,我们党还没有具体的经验,就算是现在的西北,大部分都是军管体质下,很多地方出现了弊端。尤其是你说的城市管理,和企业工矿的管理上……”

主席说这些可是切身体会,虽然主席很反感苏联的干预,尤其是斯大林个人认为,**要尽力控制黄河以北的区域,加上西北三省,和***建立联合政府。

这显然是符合苏联利益,却是明晃晃的分裂中国的举动。

主席绝对不能答应这种条件,就苏联现状。和蒋介石政府的短时间合作,不过是建立在苏联在远东的防御体系上。

如果中国不抗日,苏联就要和日本对上。这是斯大林说什么也不愿意看到的。

“主席,我们党在经历的一年的抗战之后,在华北和中原,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如果全力展抗日武装,我估计,在三年内,就能对除大城市和主要铁路干线之外取得控制权。这其中包括大片的农村,还有小城市,如何管理城市和农村将会成为大问题。”

“加上日本先天性的资源缺陷,其战争的持久力并不出众。五年的时间,将日军赶出中国也是可能的。当然,先控制华北,壮大党领导的北方的抗日武装……然后在日军实力最弱的时候,出兵东北……”曾一阳说道这里,突然停了下来。

主席听着曾一阳的解释,忽然低头看了一眼曾一阳还未完成那篇文章上,只有一个标题――用军事行动来达到政治目的。

答应苏联的要求,增加对东北境内的抗日武装的投入,甚至将一支精锐的部队,投入到东北五省。但是关东军过五十万的兵力,实力差距上,实在是太大了。

走出关外的部队,很可能就会被关东军合围,成为外交上的牺牲品。

加上,苏联的援助其实并不可靠。主席想了想说:“现在出兵关外,还不是时机。”

曾一阳闻言,身躯一凛然,他就等着这句话,连忙带笑道:“主席英明!”

“在我这里,拍马屁是没有用的。”主席笑骂道。

“肺腑之言啊!主席。”曾一阳拍着胸脯正色道,他从来都认为,这时期并不是在东北壮大抗日武装的最好时机。可共产国际越闹越大,说什么保卫苏联,支援远东苏军。

苏联还需要**支援?

这个论断,曾一阳是说什么也不会苟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