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第280节(2 / 2)


  胤礽放下毛笔,捏住胤祉的腮帮子:“谁教你的这些话?你还这么小,知道什么男女之情,哼?我看你是功课不够多!明明你之前几何算术学得那么好,现在居然跟不上科学院的课了?”

  胤祉支支吾吾,很是心虚。

  算术和几何,哪有看星星有趣?他现在去了科学院就是去折腾天文望远镜,根本不想学习。

  “玩心重一点没关系,反正老五和你年龄差距也不大,到时候让老五管科学院,你去翰林院编书把,这个好玩,不累。”胤礽微笑道。

  胤祉赶紧求饶:“不要啊!我才不要和那些满口之乎者也的酸儒一起编书!就算要一起编书,我也要找强儒!哥哥我错了,我一定好好学习,再不偷懒。”

  “看你表现。”胤礽冷哼道,“科学院的事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我看你每日闲得慌,给你多加些担子,出版社的事你去管……哎哟!”

  胤祉猛地扑上去,差点把胤礽的腰给撞散:“哥哥,你最好啦!我一定会努力!”

  学术月刊和报纸的事,一定能引发更多大臣的愤怒!他这次一定会超越大哥,成为大臣心目中第一害怕的亲王!

  如果胤礽知道胤祉心里在想什么,估计就不会让他接管出版社了。

  胤礽确实没想把科学院给胤祉。

  胤祉更擅长文学,出版社才是胤祉的天下。

  至于科学院,交给李彤确实最为合适。

  待李彤年纪稍大,精力不济了,十六弟应该出生了。

  十六弟胤禄精通数学,数学又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他一定能和科学院中的科学家们和睦相处。

  胤祉叉着腰,监督工人们用最新式的印刷机加班加点印报纸的时候,康熙正在发脾气。

  他本来是来看乐子,结果孔家触目惊心的罪证,让他笑不出来了。

  墙倒众人推。当曲阜人知道孔家大势已去之后,就和疯了似的,恨不得冲进孔府,把孔家人都杀了吃肉。

  康熙清算曲阜田地,发现曲阜普通民众要么外逃,要么沦为奴仆。这大大的一个曲阜县,街上走的快只剩下姓孔的人了。

  怪不得他上次来曲阜,见曲阜井井有条,十分兴盛,因为他见到的全是孔家人和孔家的产业啊。

  可孔家人是不交税的。但孔家又要税收供养。所以仅存的非孔家人,被压榨得更加厉害。家破人亡还不准跑,外逃的被抓住都会处以私刑。

  朕就供奉了这么一群玩意儿?!

  康熙气得胸口疼。

  他把孔家的罪证给那群读书人们看,问他们要如何处置。

  结果对孔家的处置还没开始商量,衍圣公府邸门口已经死了好几个儒生。

  这些儒生,全是信任并尊崇衍圣公的人。

  不是所有儒生都清醒,知道衍圣公一家是个什么玩意儿,把衍圣公和孔家分开来看。

  这时候消息传递很难,大家在信息茧房中,许多读书人是真的以为衍圣公是文人楷模。

  即使当年投清,也可能是衍圣公看到了大势,要保全天下儒林文脉做出的英明举措。

  可现在,他们的信仰崩塌了。

  他们高喊着“儒教已死”,有的用头撞了孔府门口的石狮子,有的晚上偷偷一条白绫,挂在了孔府牌匾下。

  第159章

  康熙看到这一幅惨状后,闭上了双眼,深深叹了一口气:“好好安葬。”

  他顿了顿,道:“就安葬在孔庙杏林中,树碑立传,写明此次事。唐先生。”

  唐甄拱手作揖:“微臣在。”

  康熙睁开眼,又叹了一口气:“你为他们作传。”

  唐甄道:“是。”

  康熙转身,看向那群神情萧瑟的文人们。

  连新百家和强儒学派的文人,都露出了兔死狐悲的悲伤表情。

  历朝历代文人其实都挺有批判精神。

  就算是儒家,也是一代骂一代,不断推翻抨击先贤,拿出更适合现在的儒学。

  即使是宋时,北宋南宋反对荀子抬高孟子,但他们也只是反对荀子的思想。

  就连北宋南宋也承认在儒家的历史地位中,荀子和孟子平等。

  但自明中后期后,这件事就变了。

  嘉靖九年,以道德不端将十几位先贤从孔庙移出,回家乡建庙祭祀,其实不是“守旧”,反而是“破旧”。

  那时嘉靖还没有怠政,是个开明勤政的好皇帝。他改革礼制,从孔庙入手,将孔子的称号从“王”改回“至圣先师”,都是彰显其“祖宗之法可改”的决心。

  只是到了嘉靖十七年,他在和文臣的“大礼议”中获得胜利,也耗尽了心气和锐气,怠政修仙去了。

  那原本是“破旧”的举措,也被文臣们篡改为了“守旧”。

  那些先贤是因为不遵循更古老的先贤而被移出孔庙,这不是“守旧”是什么?读书人都该尊孔尊师,“天地君亲师”中,“师”排在了“天地君亲”前头,不断巩固孔家人精神领袖的地位。

  做这等事的人,他们自己是不信的。